孙浩:百分之百民國造之【光緒元寶戶部龍二十文銅元】 2015年8月

【户 部】 2022-12-31     424
本文论述了户部二十文在民国制造的情况。及何安、追寻的跟帖内容。

本文转载自1884钱币网论坛。2015年8月。

清代“户部光绪元宝”铜元有五文、十文及二十文等三种面额。背面龙形设计有两种,其一和北洋银元系列相同,各面值均有,俗称“珠圈坐龙”,此系列实际上是北洋银元局于1903-1904年(光绪二十九、三十年)所造①。另一款与户部一两系列银币相同,俗称“户部龙”或“无圈坐龙”,只有二十文一种。本文就此“户部龙二十文”之制作时地探讨,还原历史真实。

1917年,意大利驻华参赞罗斯(Giuseppe Ros) ②在上海出版的英文《亚洲文会北华分会年刊》发表Coin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之硬币)专题报导。这篇文章中,罗斯将其亲身至各主要造币厂收集之硬币及资料作系统化的整理,现已为许多民初硬币考证的依据。由于身份特殊,撰写该文时有各省造币厂厂长,以及服务于中国海关、邮政等单位洋人的协助,数据提供者包括总厂意大利籍雕刻师乔奇(L. Giorgi)本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在关于开国纪铜币的介绍中,在批注内提到湖北前一年开始流行邻省湖南的嘉禾二十文时,有段非常重要的描述:武昌造币厂厂长,发现铜价高涨的情况下,生产二十文铜元要比十文给该厂带来更多的利润,于是想效法他在长沙的同行;我被告知,这些的模具都已雕刻完成,然而财政部没有同意。就在最近(1917年4月),武昌造币厂开始发行二十文,币模是以往没使用过的户部旧模。这模具与大阪造币局在1903年为天津造币厂雕刻的设计相同,当时准备发行单位一两的银币与辅币;但外径是32 mm,而大阪造币局的是31.8 mm。户部发行的是拉姆斯登《中国近代铜币》(Ramsden:Modern Chinese Copper Coins)编号37及38;或《骆哈特中国铜币藏品选集》(The Lockhart Collection of Chinese Copper Coins)编号2004,形式是不同的。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2002年发表文字的部分内容时③,意在考证武昌厂所造之铜币大珍开国纪念币五文、二十文及五十文的制作时间。虽也提到鄂厂发行钤上户部铭的二十文,但以其为普品通行币,大阪造币局代刻户部模之事,记于1914年《造币总厂报告书》,误认此事众所周知,无疑义而没有继续追纵。近年对清末民初发行货币有较深入的认识后,乃多次重读罗斯论述以检讨是否有遗漏或误解之处;日前注意到先后印行于1911年及1915年的两份图册,都没有户部龙二十文。

将此与北洋造户部铜元两件事串联后,再参考近年出版的几本畅销铜元书④谱及世界硬币目录,笔者理解到其重要性,乃重新整理申述如下,以确认户部龙二十文之制作发行时地。


武昌造币厂发行户部龙二十文之例证:

引用文献记载外,事证的列举更使人信服。除了上述的两本英文图册外,可由目前市场能见度来说明。如在数量多寡方面,所查阅之新近出版图谱,分别定为8~10级或9~10级,均列常见品;北洋造珠圈坐龙二十文则为7~8级与5~7级,数量明显少于户部龙。若户部龙二十文确在光绪年发行,必然收录在拉姆斯登及骆哈特的图册内。

此外,自北洋银元局及武昌造币厂历年生产的二十文铜元数量统计表亦可窥其究竟。1903-04年北洋银元局产制的户部光绪元宝二十文约528万枚,武昌造币厂在1917年即发行了8,396万枚,仅此一年产量已远超过前者,若次两年续造的形式相同,合计更高达5亿392万枚,可说明何以户部光绪元宝当制钱二十文是晚清当二十铜元中铸造数量最大的一种⑤。鄂厂1919年二十文铜元制额2亿752万枚,至1925年生产均以亿计,尔后减量于1928年停产,民国期间二十文总产额达37亿2865万枚。以往泉界对武昌厂在民国年间所造巨量二十文铜元的版别感到困惑,如今至少可知户部龙二十文是开始时的型式;是否同时也制作不同设计之二十文、或他省币厂稍后亦发行户部龙二十文,待考。

 

后记:

光绪元宝户部龙二十文乃武昌造币厂在民国年间以日本设计模具新制一事,发行之初已被留此存证。即便未必清楚模具来源,但发行后因值轻为众所周知,惟此似乎未受泉界重视记上一笔。藏家厚古薄今的恶习由来已久,有如医界重临床轻病理的现象,皆可休矣。虽十多年前笔者予以披露,惟当时没有深入剖析,讯息流传不广。近日因撰写天津三局系列文字,温故知新之余,颇有功亏一篑之憾;尤其是发觉《克劳斯目录》早已记载,更是激励本文撰写动机之一,乃以此文亡羊补牢也。

本文银币图片由北京诚轩公司提供,铜元部分由上海周沁园提供,特此申谢。


①李建清(dongjin):“户部光绪元宝铜元铸局考略”《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七期,2008年。此论考据详实,提出后广为泉界接受,新版书谱多已更正。

②有关本文罗斯、乔奇、拉姆斯登及骆哈特等人之介绍,请参阅拙作著名人物列传,《百年银圆》页234-244,2012年上海科技出版社。

③ 请参阅拙作对武昌造币厂试制开国纪念铜币的补充,以笔名世华发表,《香港钱币研究会会刊》第十七期,2002年。

④ 2006年段洪刚着《中国铜元分类研究》(编号2421-2423、2397-2420),简称段谱。2012年之何代水/周沁园编着《百年铜元》(页63-64、167)及周沁园/李平文编着《中国机制铜元目录》(编号HB.08-09) ,简称周谱。

⑤见段谱(上)页267底批注。


何安附帖:

谢谢迷兄的考据:光绪元宝户部龙二十文乃民国时期武昌造币厂所造。解答了钱币界多年来的一个疑问,也了解到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所控制的湖北武昌造币厂,为何多次受到中央政府警示勿制造轻质二十文铜元。

除了迷兄的提出引证外,近日翻看邹樛先生于民国15年所著的《铜元详考》(1996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也发现也有类似的说法。在其原序中曾提及民国时期鄂省造币厂制造户部光绪元宝铜元。曾感叹说:夫以民国之造币厂,不造民国之铜元而造前清之铜元,宁不为怪?揆其用意,无非从中渔利而避人之攻击而已。在书中户部光绪元宝二十文(八)的拓片下说明:此系新次铜元,民国12年发现,湖北造币厂于民国以来仍广为铸造这种轻次铜元,以图私利。
以上锦上添花,支持迷兄的论证,谢谢!

追寻附帖:

好帖子!民国期间造清代铜元其实蛮普遍的。清代的铜元质量很好,重量和成色很稳定,即使到亡国的前期清代的铜元都保持了足够的质量和成色。而民国的铜币参差不齐很不稳定,投机者就是抓住了民众对清代铜元的认可这种心理偷偷铸造清代铜元。就我个人所知,以下所谓的清代铜元应该都是民国后铸(当然也是正规造币厂铸造的):户部20文非珠圈版,户部20文中间十字星,丁未20文薄版,己酉20文薄版,己酉20文大头龙,己酉20文鸡爪龙,己酉10文鸡爪龙,丁未10文去四柱版。其实前期的光绪元宝系列20文,只有户部珠圈20文是清代铸造的。名为户部,实则袁世凯控制之下的北洋银元局铸造的(和北洋20文同时铸造)后期大清铜币时代,丁未年铸造的数量并不比其他年份多,但现在所见明显丁未年10文20文较其他年份多很多,原因就是绝大多数是民国后铸。丁未年真正清代原铸的只有丁未四柱10文和20文的厚板(包括平龙和凸龙)。己酉20文真正的清代原铸只有厚版,薄板的应该是民国东三省铸造,同时还铸造了大头龙和鸡爪龙(1922年左右?)。

真正的清代的20文铜币都是厚实规制的,重量不会低于14克,一般在14.2克到15克之间,拿在手上有厚重感。而民国后铸的20文重量一般在10克到12克之间,一般在11克左右,拿在手上感觉轻薄无质感。 这种截然分明的重量区别是一个足够的辅助证据。通常在一大堆铜元里,清代的铜圆最多的就是那种铸造的很烂很薄的丁未20文和户部20文(非珠圈版),再就是那种铸造迷糊的丁未10文,很早就感觉这种现象很不正常,但又说不出所以然。知之原委,万事皆明。在一般的直觉中,清政府腐败无能,铸造的钱币肯定也是参差不起,但铜圆的实物说明清代的铜币还是很厚道的。清末真正的问题在于传统货币系统被西方货币系统冲击后导致的货币系统的紊乱而无所适从,但货币本身的铸造是不存在问题的。这个和民国年的通货膨胀导致钱币减重是两回事,这也是最近才注意到的问题。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